徐慧不可置信地看着他,想不到以往那个最爱吃醋的人怎么会说出这种荒唐话。
她说不出话来,惊骇地望着他,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。她看的出来,他的神色是认真的。
“陛下,不过风寒而已,您这是在做什么?”徐慧气得牙齿打颤,若不是他在病中,她真要好好地和他吵一架。现在……现在就算了,他是病人,情绪起伏不能太大。
他捡起被徐慧丢到一旁的帕子,盖在自己发热的脸上,闷声闷气地说:“朕早晚都会有那么一天,总不能丝毫不为你打算。”
徐慧听得心如刀绞,闭上眼睛,别过了头。
过了许久,她才坚定地低声道:“陛下若有万一,我也会活得很好,不需要陛下为我的前程操心。”
太宗听了,像是松了口气般一笑,“那就好。”
等他睡着了,徐慧坐在床沿,看着他睡梦里犹然不大舒服的睡颜,轻声道:“骗你的,你也信呀。”
可她若不那么说,只怕他又要说出这些让她难受的话来,甚至突发奇想,把她送去东宫也说不定。
时人风气开放,女子先后事父子的境况并不算十分罕见。以他的荒唐,只怕当真做的出来的。
可是她对李治,从未有过半点绮思念想,更遑论徐颖已经入了东宫,他要让她怎样做人?
这些他压根都不会想的,他只想让自己安心,就算要死也要了无牵挂地去死,可她怎么肯?
不过等太宗醒了,徐慧却是另一番说辞。甚至还有次正儿八经地同他说,其实去尼姑庵也没什么不好,听说感业寺的小尼姑里不乏年轻貌美者,可以偷偷地找十个八个汉子。吓得太宗冷汗直流,愈发听话地喝药,迅速地康复起来。
等他这场病彻底好了,已经是贞观十八年的新年了。新年里有一件喜事。太宗下旨,封燕贤妃为德妃。
燕贤妃,或者说燕德妃听到旨意的时候,多少有几分受宠若惊,还有些许不安。先前陛下生病,稳住后宫的是韦贵妃和杨淑妃,照顾陛下的是徐充容,按说抬位怎么都轮不到她的头上,也不知陛下是怎么突然想起了她。
不过后宫里很快就兴起了一种传言,都说陛下这是在为徐充容空位置呢。
对于这种空穴来风的流言,太宗自然不会有丝毫回应。新年一过他又下旨,命姜行本等人在骊山营建行宫和御汤,并亲自命名骊山行宫为“汤泉宫”,并撰《温泉铭》。
劫后余生的太宗心情很好,决定好好地放松一下。
等温泉宫修建好了,太宗就带徐慧去了骊山。
骊山风景秀丽,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,秦始皇时改为“骊山汤”,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,乃是帝王洗沐狩猎的最佳场所之一。
在床上病歪歪地躺了好些天的太宗,一到骊山便满血复活,拉着徐慧泡遍了大大小小的温泉。
徐慧问他为什么这么激动,李二激动地告诉她,“因为朕的慧儿不用找十个八个汉子了呀。”
徐慧无语,没想到他还记着呢。
不过李二到底是“一把年纪”的人了,闹了两天就觉得累了,安安静静地躺在白烟袅袅的汤泉里泡着。
此时徐慧早已学会了游水,像一条灵活的鱼儿在宽敞的池子里游来游去。太宗羡慕地望着她,由衷地说:“年轻真好。”
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老了,好伤心。
以往虽然也和徐慧讨论过生死的话题,但只有最接近死亡的时候,他才能对生死之事有着更深的感悟。
尽管嘴上在安排后事,替徐慧操碎了心,可太宗更想要的,还是自己能活得长长久久,与徐慧长相厮守。这样的日子有一天算一天,一天他都不嫌少。
可除了保养身体,他还有什么能做的呢?明明从几年前开始,他就已经有注意养生了。可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,有些事情就算他是皇帝,也无法左右。
☆、第99话
他只能竭尽全力,让自己看起来仍旧年富力强。
从骊山归来后,太宗决定亲征高丽。
与泱泱大唐相比,高丽不过偏居一隅的小国。这场仗可以说是打得毫无悬念。太宗从从容容,点兵召将,还把徐慧带上,大军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前往洛阳。在那里停留数月后,再发定州。
这么绕了一圈,直接把高丽人给整懵了。说好的打仗呢?怎么反倒在自家地盘上转了一圈?
感情这小半年都是逗他们高丽人玩儿呢?
天可怜见,太宗这么一发兵,可是把高丽人吓得不要不要的,每天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。结果等了好半天,人家唐军都还没来。
高丽人当真无语了。
徐慧其实也颇为不解。在经过函谷关时,军队停下休整,徐慧不禁问起太宗。
太宗淡淡一笑,十分高深莫测地道:“夷狄亦人耳,其情与中夏不殊。人主患德泽不加,不必猜忌异类。盖德泽洽,则四夷可使如一家;猜忌多,则骨肉不免为仇敌。”
起居郎在旁下笔如风地快速记录着太宗所说的每一个字,徐慧却不以为然。她与太宗朝夕相伴,自认为可以猜到太宗的想法。他就是看高丽人不爽,自个儿又想出来玩儿了,就故意带着这么多人吓唬人家。
太宗当然不知道她心里在吐槽些什么,还兴致勃勃得指给她看,“慧儿,你看着这函谷关,深秋时节的景色是多么壮丽!若是一直身处长安,又怎能见到恢弘的奇景。”
这话倒是不假。徐慧此前从未想过,世间竟还有这般壮美的景色。
千岭偃松高挺,广隰浓云低垂。重关落日艳美,雄关秋风萧瑟。山河的朔气中透着深秋的萧飒,境界弘大,更胜平时。
徐慧点点头,也被这壮阔的景色所震撼。
却听太宗突然从旁道:“心情好好,朕想作诗一首!”
等他自己吟完了诗,犹然觉得不足,又叫身边的人作诗。徐慧自然逃不过,也被拉来作诗。
徐慧没有推辞,一首《秋风函谷》应诏而生。
“秋风起函谷,劲气动河山。偃松千岭上,杂雨二陵间。”
“低云愁广隰,落日惨重关。此时飘紫气,应验真人还。”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