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节(2 / 2)

李世民都惊呆了,看向旁边的公公。

那公公一脸苦涩的点点头,陛下就是你想的那样,徐家子刚才就是去找狄左丞了。

李世民脸都黑了,“徐家子到底是有什么魔力,怎么连你也……”

狄孝绪抬头,却是满脸的坚定,“陛下,为了我大唐千秋基业,也为了陛下能开创空前盛世,此行臣不得不去……”

李世民和狄孝绪交谈了很久,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。

最后李世民满脸的感叹,“科举的改革动辄伤筋动骨,或许这真的是唯一的办法。”

狄孝绪点点头,“这是一个机会,能将影响降到最低,又有可能逐步实现以律治人的理想状态。”

在所有学院中开设律学,这应该是最快的改革方式,但李世民知道,他要是敢这么做,定会掀起惊天骇浪。

如果加入律学进行选拔官员?那以前没学过的律学的官员如何自处?

很可能就会形成冲突和矛盾,导致不可逆转的局势。

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。

哪怕狄孝绪前去徐家子的学院教授律学,逐渐向天下普及律学,他这么缓慢的改革,都未必能够一帆风顺。

此时,徐长生已经被赶出皇宫了,衣服都给扯乱了。

可惜了,只来得及和太医正还有狄公谈了谈,还有好几个大佬都在他的目标中,都没有机会了。

也不知道太医正和狄公能不能被他忽悠住。

不过,他的任教先生也差不多了,也是时候准备学院的招生了。

徐长生回到太子府,没想到等待他的确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。

大祖父来信了。

徐长生看着信,差点没高兴得跳起来。

原来学院的事情,除了他一直在努力,大祖父也十分上心。

在大祖父看来,徐家的那些生意都没有这个学院来得重要,大祖父毕竟是读书人,大儒,对学院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。

大祖父的信上说道,他写信邀请了一些好友,让他们来学院养老。

徐长生知道大祖父的意思,什么养老,就是抓来给他学院当教书先生的。

大祖父的老友,可想而知,肯定也是大儒一流,而且,品行这些能得大祖父认证,恐怕比徐长生三观都要正。

他学院建得那么大,学生的数量肯定不会少。

徐长生原来的打算是,学生多没关系,让大祖父他们拿着大喇叭扩音器讲课就是。

虽然那形象有些那啥,但声音大啊,效果好。

但现在有了大祖父的这一批老友加入,倒是不用这样,可以将大班稍微分细一点,这样教书的先生们也不用太累。

没想到他跑死跑活都找不到任教的先生,居然就这么给大祖父给解决了。

姜果然是老的辣。

但让徐长生更加惊讶的是,大祖父还在信中提了一句,裴矩裴老先生居然也给学院抓来了一个壮丁,不对,是找来了一个任教先生。

徐长生看着那名字都哆嗦了一下。

裴矩那个辈分的读书人,已经很少了,所以他找来这人,多半是想着一起养老,这样也能有共同的话题。

只是这人吧,徐长生看着名字都有一阵压迫感。

裴老先生是文坛泰山,但也仅仅是前辈。

但裴老先生找来的这人,是隋唐三位太子之师李纲李太傅,说起来和李承乾也有些关系。

李纲是隋文帝的太子杨勇、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、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三位太子的老师。

一个人一生能够做一位太子的老师已经不简单了,而李刚做了三位太子的老师,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

请记住,五千年历史,绝无仅有。

李承乾就是李纲的最后一位学生,哪怕李承乾在他面前也得规规矩矩的。

不过因为李纲年纪大了,几年前辞去了太子太傅的职务。

徐长生简直对裴矩老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,怎么也想不通他是怎么将李纲这位元老级的人物请来的。

徐长生高兴得要飞起来。

远处,李承乾看着高兴得转圈的徐长生,嘴角都上扬了起来,“太傅,当你看到他的时候,一定不会觉得学生是在吹嘘了吧。”

李承乾手上正拿着一封信,真是李纲的回信。

徐家子要想他的学院成为大唐第一,那么他帮上一把又如何。

李承乾远远地看了一会儿,就离开了。

徐长生的学院,现在有这么多先生加入,起点已经很高了。

这些先生教授诗词歌赋,明经,策论完全没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