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站当然是去故宫了,又约好第二天早上去看升旗,必须得让这帮老外见识见识咱们的仪仗队,让他们知道什么是z国军人。好像她做了军嫂以后,国家荣誉感也增强了不少!
颐和园、八达岭、天坛、十三陵、香山。。。。刚开始几天一直是逛这些着名景点,团员里有一位资深旅游人,和田宓儿混熟了之后,就商量着想去一些有特色的地方,例如小吃!
那就多了去了,她又领着一帮外国人西城东城的溜达,爆肚、豆汁、烧卖、火烧、卤煮、羊汤、炸糕粘糕。老作坊,老成衣铺,老手艺坊,既然外国友人有要求,咱也不能拦着人花钱不是,她乐得给国人创收了,哪好带他们溜达哪,根本就不用劝,他们自己就忍不住掏腰包了。
开始他们还有点信不过田宓儿,后来发现她讲的价格要实惠很多,而且尽量都用英语,让他们透明消费。过年的时候租了个四合院,办年货剪窗花贴对联包饺子,让他们过了一个原滋原味的z国年。临走时大家都很舍不得这个z国小姑娘,送了她一件礼物,还留了她的联系方式,说在来z国还会找她。
团员送的礼物很精致,是一条彩金挂水晶颈链。她的薪资还是用小时计算的,这一年前年后她吃喝玩乐不止没花钱,还小赚了一笔,一下把田宓儿赚钱的动力给激发出来了,荷包鼓鼓的感觉真是不赖。
给父母和公婆各买了一件羊毛衫,赵方毅体能好,总觉得热不爱穿棉裤,就给他买了件驼绒裤,老爷子和大伯母大伯也都买了礼物。
过年赵方毅值班,一直都没回来,赵国栋和方怡回来过年,打算走之前去驻地探亲。
赵国梁今年的政评不错,上司又挺关照的,好像开年就能升职。他打算着两个弟弟也在外面挺多年了,打虎亲兄弟,现在他高升了,也能关照关照兄弟,弟弟们回来也能帮衬帮衬他。
赵老爷子心里有打算,哥俩回来一个还行,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理解的最深,啥时候也不能让人连窝端了。现在看着风光,指不定哪天就摔的狠了,政治,不是靠得住的玩意儿。
赵国栋早先就想过回来,现在儿子媳妇还都在首都,总住在大伯家也不是回事,就想着他调回来。赵老爷子却想让三儿子回来,老三在外面不如意,所在省市当地势力滔天,经营几年也碰触不到核心,除非也同流合污。二儿子却不一样,和当地官员这两年融合的不错,现在还有李家支持,靠自己的本事往上爬也不费劲。
听老爷子的安排,赵国栋挺不服气的,老爷子就是偏心,啥事都先想着他小儿子。这么一想,也觉得有点在这里待不住了,张罗着明天看看儿子就要走。
老爷子也是倔脾气,不爱解释,看他落下脸子也觉得面上过不去,让他要滚就赶紧滚,没人拦着你。
赵国栋叫田宓儿也收拾东西,别在这又受气还得伺候人。儿媳妇勤快,眼里有活,只要她人在家,里里外外的做饭收拾屋子她都上手。在家里没感觉怎么样,到别人家看孩子干活总感觉受欺负了。
伺候老爷子就不提了,大嫂那事事好挑事处处好讲究的样他知道,估计孩子住的也不自在。赵方毅也是不愿意看人脸色的性子,过年都没回来,估计也是不愿意麻烦人家吧,来拜年和在人家过年的感觉就不一样。
反正家里也有余钱,不如买个小户型,田宓得在这上四年学,最后不在首都发展,房子卖了也不赔钱。
第二天没去看赵方毅,带着田宓儿去她学校附近看房子去了。买房子是好事啊,稳赚不赔的,她当然支持了。而且住在别人家确实有点不方便,不如住自己家自在,而且大伯家住军区大院,离学校有点远,门禁还严,不是里面的住户每回回去还要出示证件,让人很无力。最主要是赵方毅不爱回来,都半年了,一直都是去看他,从来没回来住过。
方怡本来不同意买房,这样不是跟老爷子对着闹么,不过一听儿子的事,自己生的知道是个什么德行,死倔死倔的,不爱去别人家肯定的,也就同意了。
方怡的惦记田宓儿明白,说:“平常我会常回去的,跟爷爷他们就说我课业忙,他们能理解的。”
老爷子知道后自然是发了顿脾气,田宓儿哄了半天:“爷爷,每天回来挤车很累啊,而且早上还要起那么早。我们系主任挺看重我的,说会经常给我安排些翻译工作,有时晚了回来不方便还进不去寝室,爸妈怕我休息不好,这才在附近买所房子。”
唉,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,况且人家公婆都支持,老爷子再想留也没法再劝了。
房子买的是二手房,好像也是为孩子上学方便家里给买的,两室一厅,有简单的装修,东西也都没拿走,买些床上用品收拾收拾就能住进去。
赵国栋说:“让你哥哥来陪你住,不然你一个小姑娘顶门立户的容易遭贼惦记。”
那感情了,她本来就有这个打算,不过公婆能说出来,她领这个情。
赵方毅一听家里买房子了,立马就说下个假期就回去,在部队里休假,虽然不用执勤,可这神经也总是紧绷不放松,哪里有待在家里舒服啊。儿子喜欢了,方怡俩人才真的觉得这房子买的值了。
田宓儿接的那个法游团,好像都是在当地比较有身份影响力的人,他们对田宓儿的人品和能力都很肯定,回去介绍给不少要来z国旅行的团体和个人。隔不了多久,田宓儿总能接几个翻译的工作,有时是旅游有时是商业洽谈。在领事馆露面多了,和在z国留学的学生也有了些接触,大家都本着互相学习帮助提高的念头,一来二去的交了不少法国的朋友。
田宓儿的口语也因为和他们接触的多了,有了良好的语言环境,进步飞快。同学们看见了,有羡慕的,有请她帮忙介绍的,也有不少嫉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