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俊为人看起来属于不显山不露水的那种,但实际上这孩子却是几个人当中最有谱的一个。
王姒宝反而觉得这样的人将来才更容易做成大事。
也正因为了王姒宝的因材施教,才没有埋没住吴俊的光环。这是吴俊到死都不敢相忘的事情。
吴家后人对王姒宝的尊敬更堪比皇家,甚至更胜。当然,这些都是后话。
虽然吴俊排在几位师兄弟的最后,但按理来说也不能算是最后。毕竟他后面还有王姒宝的大嫂赵氏在那里垫底。
另外,在跑马场边缘的练习场地还有小胖子王棕,也就是他们几个人的小师弟在那里独自一个人练习。
王棕倒是想和他们几人一起比试来着,可是他的身材决定了他在这方面的短板。
要说这两年,王棕也没少被王姒宝扔给王老侯爷操练,个子是长了,力气也比别人都要大,就是这个体型变化还真不大。
为此每次在王棕骑完马后,王姒宝都会上前安慰王棕的小马。
辛苦了,棕哥儿没瘦,你却瘦了不少。
“大嫂,你今天的骑马速度比前些日子快了不少。”王姒宝上前鼓励赵氏道。
“是吗?我学这个太晚了,怎么也比不过你们。”赵氏一边懊恼的说道,一边翻身下马。
“只要肯学什么时候都不会晚。你现在的进步可不算小。”王姒宝十分中肯的说道。
“是啊。最开始我娘连骑马都不敢骑。就一个上马的动作就学了好几个月。”王栩适时插嘴道。一边说,还一边给赵氏擦脸。
“你倒是学会打趣你娘了。”赵氏还是很享受自己儿子伺候的。
要说这两年和顺侯府变化最大的人是谁?当然就是赵氏。
赵氏在和王姒宝彻底谈心过后,便下定决心要去追随王裕泽。但是她也知道如果自己就那么直接去了奉北郡,王裕泽对她也未必就能回到刚刚成亲时的那会儿。
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有很多与自家夫君不一致。
于是,在朱临溪走后,赵氏就去求了王姒宝,让她帮着她改变。
王姒宝看着如此下定决心想要改变的赵氏,决定还是出手帮他们夫妻一把。也算是给栩哥儿一个完整的家。
因为王裕泽是武将,同时还有往儒将上发展的潜力。所以,王姒宝保留了赵氏在文学方面的才华,让她没事的时候,勤加练习。等将来和王裕泽有空闲的时候,就可以一起写写字,做做画,还可以下几盘棋,甚至弹弹琴。
另外,王姒宝又让赵氏没事儿的时候多看看邸报,多了解一下国家的大事小情。将来不至于王裕泽说什么,她都不知道。
最后就是教赵氏一些弓马骑射。作为一个武将的妻子,这个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最初的赵氏还很羞于穿紧身骑马装,甚至不敢到跑马场抛头露面,更别提纵马驰骋了。但为了王裕泽,她还是决定放下脸面,拼一把。
在王姒宝和王栩的鼓励和帮助下,赵氏终于踏出了第一步,接着就是第二步、第三步……直到现在,王姒宝的队伍当中就多了她这么一个超龄学员。
现在的赵氏变得不再那么小家子气,行为举止也随意和豪爽了许多。
王姒宝也不再限制王栩和赵氏亲近。
他们母子二人现在每天都在一起吃饭,赵氏没事的时候除了照顾王栩的饮食起居外,还会和王栩学习些王姒宝教给他的东西,想要多拉近一下自己和儿子的感情。
这个当然也是王姒宝交给她的。
一来二去,母子关系逐渐变得更加融洽起来。
王栩过了七岁已经住到了外院,他原先的住处晨曦院被王棕王小胖子给霸占了过去。王小胖子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赖在王姒宝身边不走的宏伟计划,为此还令他兴奋了好久。
王裕浦和张君颜第二个儿子现在也已经两岁。
话说,没有哪个当父母的忍心和自己的骨肉分离。自然也没有哪个当父母的能忍心去拆散自己女儿和他们女儿的孩子。所以到最后,张君颜的父母还是同意了这个孩子可以肩挑两房,上两家的族谱。
于是这个孩子在和顺侯府的族谱上姓王,在张家的族谱便姓张。
王榈小盆友就是在这样毫不知情的前提下,被一分为二拆成了两半。其名字在两家族谱上各自换了个姓氏被拷贝了一份。
后来,当王榈小盆友稍微长大之后,非但没有因为自己姓了两个姓而感到自卑,反而却引以为荣。
你跟我比,你比的过吗?小爷我叫王榈,又叫张榈。也可以叫王张榈,甚至还可以叫张王榈。怎么的吧?你能一下子有四个名字吗?
这令认识王榈的一众小盆友一度感到相当的困惑?是叫他王榈好呢?还是叫他张榈好?还有就是叫什么王张榈、张王榈。
哎呀!真的很讨厌,都不知道该叫他什么好了。
虽然纠结,但是孩子的聪明程度大家还是不能够忽视的。最后不管是比王榈大的还是比他小的,都统一广他叫榈哥儿。
这让王榈小盆友为此郁闷了良久。
没想到名字多了,也挺麻烦。
王栩可喜欢自己这个弟弟了。原因无它,自从有了王榈后,王棕小朋友就彻底摆脱掉和顺侯府最胖小朋友的称号。
王榈小朋友光荣的接过了自家哥哥的旗帜,为肥胖界添砖加瓦。
为了稳固自家弟弟的称号,王栩还会主动的将自己觉得好吃的、能长胖的东西全部让给自家这个胖弟弟吃。为此,大家没少夸奖过王栩懂事,懂得谦让弟弟。
可后来一听王栩关心友爱自家弟弟的目的居然是这个原因后,大家都禁不住哈哈大笑。
王姒宝等人骑完马回到和顺侯府,各自洗了个澡将自己弄干净和清爽后,就开始继续的忙碌起来。主要是吩咐各自的丫鬟们继续打包收拾行李。
过些日子,王裕洵要带着王姒宝、王栩、王棕和赵氏一起去奉北郡和王裕泽会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