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(2 / 2)

刘之奇见吴应熊将自己与他扯在一起,心中便有些激动。然后,动情地说:“公子有事尽管吩咐,奴才万死不辞!”

吴应熊也装作极为动情的样子说:“刘兄若能助我办成此事,便是奇功一件。”停顿片刻,吴应熊又分析说:“据吴某得知:杨素蕴大人之所以痛恨家父,是因为家父的引清兵入关。在杨素蕴看来,家父此举,无疑是卖国。所以,他见不得自己心中的卖国之徒日渐显贵,飞黄腾达。杨素蕴参劾的动机与郝浴参劾的动机有本质的不同。”

刘之奇问:“公子的意思是:如果杨素蕴得知老爷并非他想象之中的那种人,便会自动放弃奏劾之举么?”

吴应熊说:“不仅会自动放弃奏劾之举,甚至于暗中会帮父脱困!”

刘之奇说:“可是,杨素蕴又怎么会改变自己头脑之中根深蒂固的看法呢?”

吴应熊说:“以常理推之,杨素蕴实在无法改变这种看法。因为对于常人来说,他们一般只相信所谓的事实,至于当时是什么环境,出于什么目的,便不会再考虑的。家父正因为此而被天下人所误解,但有一法,可以使他改变!”

刘之奇问:“什么办法?”

吴应熊说:“让他得知家父有反清复明之意!”

刘之奇大吃一惊,喊道:“公子,你疯了!这可是诛灭九族之罪啊!”

吴应熊笑说:“你不用吃惊!我只是让他知道家父有反清复明之意,而并非是让他抓到家父反清复明的把柄!”

刘之奇问:“以杨素蕴之精,怎么会轻易相信此事呢?”

吴应熊说:“这正是我要刘兄帮忙的地方。”

刘之奇说:“公子吩咐吧!”

吴应熊说:“刘兄以家父的语气,并模仿家父的笔迹写一封信给我。”

刘之奇说:“这个容易!只是你无老爷的印鉴,他即使看了,也未必相信。”

刘之奇思考了一阵,问:“如果杨素蕴将此信上交,岂不会给老爷带来麻烦么?”

吴应熊说:“据我所知,杨素蕴得到此信,高兴还会来不及呢,怎么会将信上交,绝了他心中反清复明之希望呢?”

刘之奇问:“万一他要这样做呢?”

吴应熊说:“即使这样,也无妨!因为,不管你模仿的水平多高,模仿毕竟是模仿!到时候我有法指出其真伪来。”其实,吴应熊此时心中已打下埋伏。若万一信被交出来,他只有将刘之奇作替罪羊,说他与杨素蕴内外勾结,想陷吴家父子于死地。到那时,皇帝即使相信杨刘二人,也不会因此而激怒吴家父子而引起兵变的。权衡利弊,皇帝只有睁只眼闭只眼了。

刘之奇倒没有朝深处想,赞叹道:“此计果然甚妙!你说我写,公子口述吧!”

于是,由吴应熊口述,由刘之奇执笔,一封家书便出来了。

刘之奇写完之后,又再看一遍,便问:“信中反清复明之意并不太明显啊?”

吴应熊说:“太明显了,便无人相信。只有含糊其辞,让人觉得有其意,又无其实才有味道。只要能引起人琢磨就行。俗话说:名堂都是琢磨出来的。”

刘之奇情不自禁地赞叹道:“公子实在是高见!”接着,他像突然想起了什么,问:“只是此信如何送去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