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7章 (1)(1 / 2)

汉鼎 南海十四郎 2327 字 1个月前

第587章 (1)

礼部之所以能够排第三,主要和古代人的祭祀仪式是分不开。由于古代非常注重祭祀,皇帝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祭祀,实现自己的良好祝愿,最好是能够和神仙沟通沟通,给自己一些神丹,让自己长生不老。就算不能长生不老,起码也能金枪不倒。因此,祭祀的水平显得非常重要。

历代出任礼部尚书的,都是一些非常有学识的人。奸臣们最不喜欢的,就是礼部尚书。为什么?因为这个位置他们自己做不来,而做得来的人,一般都不会和奸臣为伍。所以,在某些时候,礼部尚书又被看做是老天的代表,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老天的意志。

对于朝廷的广大官员来说,礼部也是他们接触最早的,因为科举考试,就是礼部负责举行的。还有,所有的学校、私塾,都是礼部掌管的。只要是通过科举出身的官员,都对礼部有份特别的情感。当然,走后门的人除外,走后宫路线的也除外。

尽管萧遘和裴澈两人的功劳不大,旧皇朝的痕迹也非常的浓厚,但是礼部还是他们俩最熟悉,除了窦浣等人,在学识方面,也没有人是他俩的对手。而窦浣显然有更高的职务需要担任,因此,新帝国的礼部尚书、礼部侍郎,应该是这两人分别出任。

兵部掌六品以下武官选授、考课、主持武举,以及军令、军籍和中央一级的军训,但并不直接带兵。所属有兵部、职方、驾部、库部四司。其中兵部郎中一人判帐及武官阶品、卫府众寡、校考、给告身诸事;一人判簿籍及军戎调遣之名数。员外郎一人掌贡举、杂请,一人判南曹,岁选解状。皆为尚书、侍郎之副;职方郎中、员外郎,掌地图、城隍、镇戎,烽候、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。凡蕃客至,鸿胪寺先询问其国山川、风土,然后制成地图上奏,并送副图于职方司,殊俗入朝,则图其容状及衣服样式通达于上;驾部郎中、员外郎掌舆辇、车乘、传驿、厩牧马牛杂畜之籍;库部郎中、员外郎,掌兵器、卤簿仪仗。

可以这么理解,兵部就是今天的国防部。

除了户部争夺最激烈以外,兵部的争夺,同样是最激烈的。

鹰扬军将星云集,高手如云,最不缺的就是兵部的人才。

韦国勇被认为是兵部尚书的最热门人选。

只要杨鹭飒不跟他竞争,就没有其他人和他竞争。

杨行密、钱鏐显然也会在兵部任职,极有可能出任兵部侍郎。

刑部掌律令、刑法、徒隶并平议国家之禁令。其属有刑部、都官、比部、司门四司。其中刑部郎中、员外郎掌律法,按覆大理寺及天下上奏诸案件,为尚书、侍郎之副贰。凡是审理大案件,可用尚书侍郎之名义与御史中丞、大理卿组成“三司”,共同参议。

国家发布大赦令,可代表刑部召集囚徒宣布赦免名单;都官郎中、员外郎,管理俘虏,奴隶的簿录,给以衣粮医药,并审理其诉讼事件;比部郎中、员外郎负责通会内外赋敛、经费、俸禄、勋赐缺乏物资,以及军用物资、器械、等事;司门郎中、员外郎,管理门禁关卡出入登记,以及各地上缴失物的处理。

显然,除了孙揆和徐云虔之外,其他人都不够资格竞争两个主要的职位。

两人当中,又以孙揆的名望最大。

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和国家农、林、牧(军马除外)、渔业之政,以及诸司官署办公所需纸笔墨之事。所属有工部、屯田、虞部、水部四司。其中工部郎中、员外郎,掌城池之工役程式,为尚书、侍郎之助手;屯田郎中、员外郎,掌天下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员之职田、诸司官署公田的配给;虞部郎中、员外郎,掌苑囿、山泽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给和畋猎之事;水部郎中、员外郎,管理河流过渡、船舻、沟渠桥梁、堤堰、沟洫的修缮沟通,以及渔捕、漕运诸事。

由于鹰扬军的特殊发展模式,原本不受重视的工部,极有可能成为皇帝非常看重的部门。

平民出生的朱冉淼,极有可能平步青云,直接出任工部尚书。

若是如此,他将是有史以来升职最快的官员了。

徐长卿、秦汉、明礼夏等人,也有可能担任高职。

甚至连小姑娘马冰蝶,嗯,现在已经是大姑娘了,都有可能获得高职。

六部长官称为尚书,正三品,副官为侍郎,正四品下(吏部侍郎正四品上)。唐初以来,尚书的地位很高,据《通鉴》开元二十四年的记载:“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”。正因为如此,尚书实际上成为高官权臣的兼职,不能具体处理本部事务,这自然就被架空而失去实权。

唐代六部尚书分为三行:吏、兵为前行;刑、户为中行;礼、工是后行。各部官员的迁转就是按照这个次序的,由后而中而前的,所以担任某部尚书,并不等于熟悉这部的职务,而只是由于资格的关系。因此,中唐以后,六部尚书基本上成为官员迁转之资,其官称只代表一种身份,而不一定说明所任的职务。

新帝国为了避免这个问题,决定设立五位专职的宰相,帮助皇帝处理政务。

但是,宰相的品级,限定在正五品上,并不得遥领任何的实职。

唐代初年,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、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、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,都是宰相。宰相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官员。“佐天子总百官,治万事,其任重矣”。后来,因为唐太宗即位前虽曾任过尚书令,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,便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,与门下侍中、中书令号称宰相。据《册府元龟.宰相总序》说,自隋代以来,就有“或以他官参掌机事及专掌朝政者,并为辅弼”。

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,人主不肯轻易授人,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,并假借他官之称。如唐太宗时,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,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,其后,或称“参议得失”,或称“参知政事”等等,名称不一,都是宰相之职。

相关典籍记载:贞观八年(公元634年),中书令(《百官志》作仆射)李靖因足疾上表“乞骸骨”,其言辞极为恳切,唐太宗为之感动,说:朕观古往今来,身居富贵,能知足者甚少。纵然才能不堪,身患疾病,犹自强居职位。公能识大体,精神诚可嘉。于是,太宗除下优诏,令其在家调养外,又命其疾小愈,两、三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。

贞观十七年(公元633年),太宗以李绩为太子詹事(东宫百官之长),并特加“同中书门下三品”之衔,使其与侍中、中书令一样参预宰相职事。从此之后,就有“平章事”与“同三品”的衔号,就是品级再高的官,也不例外,否则,就不能行使宰相的职权,只有三公、三师及中书令不加。